首页 | 供求信息 | 新闻资讯 | 土地挂牌 | 矿权挂牌 | 土地问答 | 土地贴贴 | 视频新闻 |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土地资源网 > 投稿集萃
广安区国土局: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浅论
www.tudizy.com 来源:中国土地资源网 作者:郑春华 张福林 吴远 时间:2012-06-19 23:28:19

  近年来,广安区以加强耕地保护、节约集约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维护群众权益为重点,积极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创新,提供持续有力的资源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服务。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切实加大土地监管力度,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创建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广安区经济社会现状

  广安区位于四川省东部,华蓥山中段西侧,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故乡,是广安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区总人口126万人,幅员面积153335.81公顷,其中耕地77626.86公顷。近年来,广安区按照省委省政府“高位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和市委市政府“三次创业”的安排部署,牢固树立诚信立区、产业富区、开放活区、文明兴区、和谐安区“五大理念”,突出“坚持科学发展、务实创业兴业、加速城乡统筹”主题,大力实施“广安腾飞”三步走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各行各业欣欣向荣。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92.9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5.4%;人均生产总值实现22449元,增27.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5.2:52.6:3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增长2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亿元、增长1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亿元、增长3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410元、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6017元,增长21%。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节约集约创建组织机构

  我区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工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精心部署创建工作。印发了《关于成立广安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区长文建平同志担任,下设创建活动办公室,由区国土资源分局局长郑春华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指导、协调、实施和日常工作;制定了《关于开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的工作目标、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为创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区委书记、区长多次组织召开国土资源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大事项。我区还将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并安排落实专项资金,为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

  (二)突出重点,推动节约集约创建深入开展

  一是科学规划,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有序运行。规划是国土资源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推进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根本所在。我们紧紧抓住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发挥规划整体控制作用,积极引导节约集约用地。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规划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集聚区集中,农村居民向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集中,农用地向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组织集中。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为重点,以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各行各业用地。我区强化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供地政策和土地利用计划。同时,积极参与项目用地选址,审查项目用地是否符合规划,引导项目用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在日常监管中,无论是土地利用计划的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土地开发整理,还是土地执法监察,都坚持以规划为依据。利用规划的龙头作用,扎实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有序运行,发挥国土资源部门在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中的作用。
  二是加强管理,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一是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将我区的城市等别由国土资源部规定的五类细化为十类,规定所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不得低于30%;所有工业项目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生产性配套设施;严格控制厂区绿化率,不得建造“花园式”厂房。二是创新土地利用方式,鼓励企业加大投入产出力度。强化工业项目供地准入,由前锋工业园区对每一宗用地在供地前进行产业定位,土地优先向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高新技术企业倾斜。实行招商选资,禁止引入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低产出的工业项目,限制类项目原则上不得供地,不符合产业政策目录的项目一律不得供地。强化工业项目竣工验收。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是否能通过验收由建设局、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查,凡达不到项目引进设定的投资强度的,必须通过整改才能再次提交工业用地竣工验收。三是以“集中”促“集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结合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和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的总要求,推动工业项目用地集中安排在前锋开发区,以“集中”促“集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同时,设置项目“入园”的条件,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对投资20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工业项目,不再单独选址供地,积极引导其租用和受让标准厂房。

  三是多措并举,充分挖掘节约集约用地拓展潜力。一是大力实施土地整理。2009年以来,我区组织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13个,总投资12430.5万元,建设规模7370.04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4127.22公顷,新增耕地826.64公顷,受益村62个,受益农民7.1万人。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拓宽建设用地空间,促进节约集约用地,也连年实现全区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耕地保护目标。二是大力实施城乡挂钩项目。2009年以来,我区共实施城乡挂钩项目7个,共计挂钩周转指标244.9399公顷,目前已成功通过验收1个,实施完成1个。三是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通过征收土地闲置费,督促企业按时开工建设,防止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对被认定的闲置土地,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无偿收回、行政处罚等方式进行处置,对依法收回的土地重新进行市场化配置。

  四是依法行政,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执法能力。1、加强土地法律、法规宣传,积极开展典型引导和违法用地查处公开曝光等活动,适时举办乡(镇)、村级干部国土资源知识培训讲座,深入宣传节约集约用地的重大意义,不断提高全民保护耕地意识。2、落实共同监管责任。建立了纵向分段,横向切块,全员执法,全域覆盖的内部共同监管责任体系。引进公安、法院、检察机关联动执法机制,及时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发生。3、建立违法用地长效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现、制止、报告机制和执法巡查联动、奖惩、考核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国土所前沿哨所的作用,加强土地动态巡查,保障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特别是以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为契机,大力开展土地违法专项整治。土地利用秩序明显好转,有力地推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2011年,我区发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38宗,违法占地32.79亩。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我区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4457.25亩,其中占用耕地面积3101.1亩,即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1%。

  4、建章立制,构建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我区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创建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分析,建立了创建工作奖励激励、联合监管、考核评价等制度,完善了土地利用规划预审、指标约束、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等制度,使创建工作机制更加健全,对创建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三)加大宣传,营造节约集约良好舆论氛围

  我区制定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创建活动宣传方案》,采取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对创建活动进行持续深入有效宣传。一是利用春节花车巡游、4.22地球日、6.25全国土地日、8.29测绘日、12.4法制日等节日集中宣传节约集约创建活动,在城区主要街道悬挂条幅、发放宣传单、出动宣传车等,广泛宣传创建活动,大造节约集约用地声势,让创建工作深入人心,促使全社会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共识。二是积极利用电视台、网站、报刊等媒体对创建活动中有价值的信息、典型进行报道,并力争报道内容及时、丰富、生动,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三是组织送法律、送政策进农村、进园区、进校园,大力宣传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和国土资源相关政策法规,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四是开展学习培训会,利用集中培训的机会,加大对全系统干部职工节约集约方面知识的培训,切实把创建活动推向深入。

  三、几点建议

  虽然我区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工作上进行了一些努力和探索,但是我们深知国土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的责任感、紧迫感,在严格执法上、在制度建设上、在指标把握上,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创建新路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国土资源保障。

  (一)进一步强化指导,切实加强考核。我区将根据已制定的《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考核标准》,定期对各乡镇(街道、园区)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全力推动各项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强化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我区将上下联动,积极加强与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创建动向,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部署,抓好创建各项工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共同推进创建活动。

  (三)进一步强化宣传,不断总结经验。我们将及时总结创建活动中涌现的成功经验,把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为创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来带动全局工作。

  (四)进一步强化监管,形成长效机制。我区将以这次创建活动为契机,把节约集约用地作为日常工作来抓,进一步强化监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将我区的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郑春华 张福林 吴远兵 范海军)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感动 赞赏 拍砖 愤怒 搞笑 鄙视 高兴 路过
 
 新闻推荐
·中国土地资源网投稿相关约定
·惠农政策如废纸——友谊农场农工负担为何越来越重
·土地托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中国土地资源网会员权限公告
·福建晋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调查
·中国土地资源网钻石会员充值
·对“户口未迁出的出嫁女” 如何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思考
·西乡县国土资源局 中秋国庆两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 生产集中执法行动
·土地审批“放权”不“放松”
·山西娄烦县假招商真挖煤 发生塌方派人封锁现场(图)
 赞助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友情连接 | 投搞启示
本站联系QQ=>编辑:有事点这里,QQ号码:794503414 业务1:有事点这里,QQ号码:511860292 业务2:有事点这里,QQ号码:282351014 网站合作:有事点这里,QQ号码:64991741
Copyright © 2008-2024 Tudiz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地资源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07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