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求信息 | 新闻资讯 | 土地挂牌 | 矿权挂牌 | 土地问答 | 土地贴贴 | 视频新闻 |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土地资源网 > 投稿集萃
甘肃未利用土地开发:喜看荒山变热土
www.tudizy.com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时间:2013-03-28 08:54:14
 “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为我们描绘出的美丽画卷,也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最终目标。然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有42.5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其中荒山荒滩等未利用地就有2320.3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4.48%。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面是发展的压力和逼仄的空间,另一面却是大量的闲置土地。对此,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力学认为,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创新土地管理机制,破解土地管理难题,充分挖掘甘肃荒山、荒滩、低丘缓坡等国有未利用土地的潜力,发挥未利用地的优势,让荒山成为经济发展、城乡统筹、转型跨越的开发热土。

  根据部署,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编制《试点工作方案》,统筹谋划全省未利用地开发,拟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的指导意见》、《甘肃省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编制了《甘肃省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同时,甘肃厅会同省财政厅制定了《甘肃省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项目省级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以奖代补办法,对未利用地开发新增建设用地给予奖励。地方的热情被迅速激活,如今,在千里陇原,正展开新一轮调整、优化、挖潜的“土地革命”。

  移山造地、荒山建新区,破解土地管理难题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一再强调,解决了发展的问题,才能解决甘肃的一切问题。甘肃的最大矛盾是发展不足,最大机遇是政策叠加,最大希望是开发开放,最大责任是富民安民。而发展的支点就是项目。

  万丈高楼要从“地”起,项目要落地,产业要发展,没有土地就成了空中楼阁。很显然,甘肃发展最大的出路是破解土地管理难题。另一个现实,是由于甘肃长久以来“两高一资”的产业结构,使得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记者在甘肃白银市看到了解决之道。时值寒冬,白银市的中小企业基地,仍然是一片繁忙的景象:130多台挖掘机正热火朝天地开山、辟地、填壑。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座座荒芜的沙丘被夷为平地,一块块平地渐渐开阔。白银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万国锋指着离工地不远处的地方让记者看,那里平整的土地上厂房林立,绿树成荫。这个凭着愚公冲天干劲变身出来的产业平台,目前已经引进了30多家中小企业,成为白银市中小企业重要的“孵化器”。

  事实上,白银市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艰难的移山造地,2002年建设的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是由1万亩荒地平整而来。政策向荒山倾斜、资金向荒山聚集、园区向荒山拓展,作为白银市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合作的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它开辟了白银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新途径,也开始了经济发展从依靠资源向依靠科技的转变。从此便拉开了白银人奋战荒原、移山造地的大幕。白银市委、市政府将园区列为新世纪的“一号工程”,园区的大规模开发,唤醒了沉睡的荒山荒坡。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白银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93亿元,入驻项目108个,吸纳就业1.2万人。如今,这个昔日“一片荒滩少人烟,沟壑纵横万重山”的荒凉之地,已经初步形成了化工及精细化工、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现代装备制造业的工业集中区,开辟了白银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新途径。从荒山到工地,再到开发区,眼前的变化令人难以置信。而这一切,正是创新土地管理机制、破解土地管理难题的有效之举。白银举起劈山利剑,劈开百座荒山,人造万亩平川,崛起了一片开发开放的热土。

  其实,白银市的愚公移山之举只是甘肃开发国有未利用地的一个缩影。建在荒山荒地上的兰州新区,刚刚晋升成“国家队”;天水市治理河滩、开发荒地,增加了耕地面积,实现了占补平衡;河西地区风电、光伏发电、输电线路、输油管道全部使用未利用土地,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用地实行点式审批,节约土地90%以上;武威市把工业园区建在沙漠和耕地接壤处,不仅没有占用耕地,还有效防治了风沙。

  从东到西、从南向北,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未利用地集中。原本只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山、低丘缓坡,而现在逐渐成为一块高附加值的发展热土。

  一个个创新梦想变成实践,一个个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逐步形成。这些集约高效的集中区,也变成了甘肃转型跨越的有力支点。

  2012年,国土资源部将甘肃省列为全国低丘缓坡荒滩开发利用试点省,开发面积50平方公里,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

  集中建房、进滩增地,“变”出不少耕地 

  面临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在荒地复垦上想办法,不断探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下子“变”出了不少耕地。

  走进泾川县玉都镇太阳墩村,笔直的玉丰路沿线,一个个小院别具一格,门前的美化工程正进行得热火朝天。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杰说,村民都是从原来老庄子迁过来的,这一搬给村里节约了100亩土地。原来,太阳墩村过去是老庄子,小户、独立、散居,土窑洞、地坑庄基较多,占地面积普遍较大,户与户、村与村之间也闲置了大量土地。搬迁后,村里对腾出来的30处老庄基地集中复垦,大量荒置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集中带来集约。不仅仅是太阳墩村,泾川县通过实施“建新房、交老宅”等相关政策,对在中心村集中居住的农户按照建房用地0.4亩、产业用地不超过0.3亩的标准审批,村子紧凑了,占地也比以前少了。同时,县里还对腾出来的土地进行复垦、综合开发,每年可节约土地2000多亩。土地重新整理后,原来这里一块、那里一片的“边角料”,变成了集中连片的“丰产田”,不仅加速了土地流转,也倒逼出农业产业升级。汭丰乡郑家沟村的百亩蔬菜基地,就是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起来的蔬菜产业园区。进了园区,60座日光温室一座连着一座,每座占地5亩。这种大棚好处很多,不但节省了墙体、棚膜等建设成本,微耕机、覆膜机都可以进入棚内,省时又省力。村民乔红娟去年一个大棚就收入2万多元,因为效益好,今年扩成了2个棚。

  金昌市金川区宁远堡镇的西湾村是个典型的现代化中心村,这个村是在2200多亩国有荒滩上建成的。这被称为金昌市国有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进滩增地”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金昌市按照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的原则,对村庄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充分利用村庄附近成片未利用地集中建设居住区,并统一配套建设广场、道路、供水、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让老百姓告别了过去破败的旧村庄。而对腾出的旧庄基地进行复垦后,有效增加土地3万多亩。复垦后的土地,集中连片、平整肥沃,不仅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还建起了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使得发展现代农业成为可能。

  甘肃省各地也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掀起了一股开发利用国有未利用地的探索热潮。庆阳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复垦废旧宅基地8000亩;武威市在沙地上开发建成绿色有机葡萄种植基地6万多亩,利用戈壁荒滩,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三位一体”。

  一方面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另一面是流转土地使用权充分释放出了土地市场的增值潜能。通过移动土地杠杆上的砝码,平等地实现了农民的土地价值,增强了农民进入城市的博弈能力,平衡了城乡之间的利益分配,为甘肃省推进“四化”同步搭建起广阔平台。

  茫茫戈壁滩建起生态之城 

  甘肃省生态极度脆弱:水土流失在加重,沙尘暴发生频率在加快,盐碱地面积在扩大,陇南山地泥石流在加重,水资源短缺日趋严重,主要河流工业污染形势严峻,土地承载力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初步形成了以黄河、长江上游和河西内陆河流域为主体的生态屏障,以及石羊河下游生态保护治理、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陇东及中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流失防治、肃北北部荒漠生态保护为重点区域的“三屏四区”生态建设布局。而这其中,很多生态修复工程都是在省国土资源厅部署开发的未利用土地上实施的。

  在嘉峪关的茫茫戈壁上,甘肃省实施了防沙造林工程,进行“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日元贷款治沙工程、荒山造林等工程,累计营造大型防风固沙林带60多公里,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000多公顷,治理风沙口3个。初步形成了人工造林与保护天然植被相结合,机械固沙与植物固沙相结合,乔、灌、草,带、片、网相结合的防风固沙格局。不仅如此,嘉峪关还在戈壁滩上建起了生态葡萄园,在砂石地里建成了东湖生态景区,把庭院生态建设和城市生态建设融为一体,逐步扩大绿化覆盖率,在飞沙走石的茫茫戈壁滩上,建起了一座生态之城。

  武威2/3的地区是沙漠和荒山。为了改善区域生态,武威将南部山区和沙漠边缘地带未利用土地规划为生态修复区,严格落实封山禁牧规定,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封沙育林工程,显著地改善了区域内生态环境,有效地巩固了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

  甘肃省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积极调整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该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拉长、拉粗、拉高产业链条。建设在戈壁荒滩上的酒泉风电基地,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谁也没有想到,当时只是出让了一个风电场,两年后却收获了一个宝藏。目前,酒泉风电装机规模达到536万千瓦,成为国内最大的集中连片风电场。以酒泉为中心的800公里半径内,有7个国家规划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场。值得一提的是,在风光电建设用地过程中,酒泉市针对风电场用地范围大、每台发电机组之间必须要有400米~800米的间距、实际建设占地面积小、每个塔基占地仅400平方米的特殊性,将风电场用地改为点(塔基)、线(场区道路)、面(管理及配电用房)相分离的方式供地。风电场建成后,塔基之间的土地仍然可以用于交通、油气管道、光伏发电等项目用地,促进了戈壁荒滩土地的开发利用。

  一片荒滩,最终变成了新能源之城。像这样的例子在甘肃还有很多。如今,金武大型风电基地工作正式启动,其中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场规划通过国家批复。以敦煌、嘉峪关、金武为重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全面铺开……

  广袤的陇原大地上,新能源、新材料、新产业,如雨后春笋。一座座新型工业集中区正在荒滩荒坡上拔地而起,成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要力量。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感动 赞赏 拍砖 愤怒 搞笑 鄙视 高兴 路过
 
 新闻推荐
·中国土地资源网投稿相关约定
·惠农政策如废纸——友谊农场农工负担为何越来越重
·土地托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中国土地资源网会员权限公告
·福建晋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调查
·中国土地资源网钻石会员充值
·对“户口未迁出的出嫁女” 如何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思考
·西乡县国土资源局 中秋国庆两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 生产集中执法行动
·土地审批“放权”不“放松”
·山西娄烦县假招商真挖煤 发生塌方派人封锁现场(图)
 赞助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友情连接 | 投搞启示
本站联系QQ=>编辑:有事点这里,QQ号码:794503414 业务1:有事点这里,QQ号码:511860292 业务2:有事点这里,QQ号码:282351014 网站合作:有事点这里,QQ号码:64991741
Copyright © 2008-2024 Tudiz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地资源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07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