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求信息 | 新闻资讯 | 土地挂牌 | 矿权挂牌 | 土地问答 | 土地贴贴 | 视频新闻 |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土地资源网 > 每日动态
科技兴稻,广东人的骄傲
www.tudizy.com 来源: 作者:缪翼 时间:2019-06-26 11:31:24

  本网讯(记者缪翼)舌尖上的肠粉河粉,味蕾中的水稻江湖。广东是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引领中国水稻变革的重要发源地。历史上,开创了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育种、水稻矮化育种先河;如今,广东优质稻育种联合攻关风生水起,2004-2017年,育成审定的水稻品种优质率达63.78%,米质达到国标优质3级以上标准的优质稻品种比例为74%,居全国第一。

  “这得益于科技创新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从事良种良法推广工作多年的广东省农技推广总站副站长林青山深切感到,广东作为深化改革再出发的排头兵,要在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基础和核心是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其中最关键的是要依靠农业科技。

  积淀,这里是矮化育种的发源地

  1959年,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一定是“轰动”的。我国第一个水稻矮秆品种“广场矮”被黄耀祥团队通过人工杂交培育而成,较国际水稻研究所选育的第一个矮秆品种“IR8”早了7年,使稻谷产量增加20%-30%,引领了农业史上的“第一次绿色革命”。

  时至今日,矮化育种60周年了。

  回望来时路,矮化育种成就了什么?

  这几天的广州,暴雨转雷阵雨,水稻正处于抽穗灌浆期。“即使刮台风,水稻生长也并不会受影响。”林青山用力连根拔出一株禾苗,“你看这根系多发达、分蘖力超强,有效穗也很多。”

  然而,60多年前,水稻高产是主要的追求目标,水稻品种改良一直局限于不耐肥且易倒伏的高秆品种。华南稻区暴雨台风频发,倒伏成为水稻增产的头等障碍。

  为了解决水稻“树大招风”的问题,黄耀祥产生了“矮化育种”的想法。于是,从1955年起,他先用“矮仔粘”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择,从中选出性状比较优良的“矮仔粘4号”,1956年再以后者为母本,与生产上推广的高秆品种“广场13”进行杂交,终于在1959年育成了我国第一个人工杂交选育的矮秆籼稻品种“广场矮”。

  这一世界水稻育种史上的重大突破,给了广东人底气:近现代以来,中国乃至世界水稻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从广东开始的。

  数字最有说服力。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广东就已基本实现早稻品种矮秆化,大面积亩产由过去的250公斤左右提高到350-400公斤,一举改变了广东早稻低产面貌。与此同时,矮秆水稻迅速向中国南方各省扩展。至1965年,全国矮秆品种植面积达到2400多万亩,每亩产量提高50公斤以上。70年代中期,矮秆品种在全国年种植面积最高达1.5亿亩。

  矮化育种60年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累计推广矮秆籼稻良种175亿亩以上,在高秆品种基础上增产稻谷累计高达1.75万亿公斤以上。

  传承,你要知道“南有丝苗,北有五常”

  “这是七山占,这是美香占2号,那是象牙香占,在参展的来自全国各大育种机构的200多个水稻品种中,表现都是数一数二的。”走在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农作物品种示范区,林青山对展示的“广东籍”优质稻品种如数家珍,“我们不怕与不同品种同台竞技,这样才能把本地新优品种更好地推广出去。”

  广东水稻能有今天的自信,传承是不可或缺的。

  随着人们对“好吃”的追求,90年代以后,广东优质稻育种发展迅速,不仅育成七山占、粤香占、华航31号等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稻品种,还选育出小农占、美香占2号、象牙香占等适合加工用的高档优质品种,打造出马坝油占、增城丝苗、亚灿米等知名品牌。“广东是传统的优质稻米产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王丰介绍,据统计,广东超过2800万亩的水稻田中,优质稻品种率达到74%。

  “在广东吃到的煲仔饭,谷粒细长、米粒透明、口感香甜,十有八九选用的是丝苗米。”林青山告诉记者,为了改变广东在优质稻品种“稻强米弱”的现象,于去年成立了广东丝苗米产业联盟,并建设了13个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目前广东共获区域公用品牌7个,筛选出适合高档优质米打造的核心品种,制定了广东丝苗米品种与产品标准,并评选出符合标准的丝苗米产品以及遴选重点丝苗米生产企业,推动了广东名优大米品牌的发展。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林青山深知品牌建设绕不开品种。“在优质稻育种选育过程中,充分利用省内4万多份水稻种质资源,瞄准优质、高产、抗病等主要育种目标,同时也要特别关注抗倒伏、高整精米率、耐存储、适合直播、机械化等轻简化生产需求以及杂交稻要求易繁易制、降低制种成本等方面,为广东丝苗型优质米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林青山说。

  显然,广东水稻产业已经踏上“南有丝苗,北有五常”的丝苗米振兴之路。

  发展,“谁来种地、如何种地”不再是问题

  “目前,广东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成为乡村振兴的瓶颈问题。”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刘玉涛说,这一问题的解决关键就是先进技术、现代装备和专业化服务。”

  从事农资经销30余年的罗志林,在前年开始开发植保农服业务,成立湛江粤联绿色作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购进10台走地式打药机。今年再与无人机企业合作,正式进军植保飞防,为周边水稻、甘蔗等种植户提供一整套病虫害防治服务。

  他表示,走地式打药机作业效果好,但易受地块地形限制。湛江廉江地区以往种植香蕉较多,若水稻田由香蕉地改造而成,则深坑多,容易塌机,无人机则没有这种限制。经过两年的考察试用,他发现无人机技术已经比较完善,至少稳定性和可控性比以前好多了。

  在位于广州市钟落潭园区的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连片园区里,记者见到了很多先进设备——平地农业机械、丘陵山区农业生产设备、设施农业装备、农产品加工设备等。“我们的每一项技术、每一款产品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已经具备了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装备服务能力。”农业装备研究所副所长黄瑞森介绍,比如针对广东多丘陵山地的地貌特征,研究开发了小型耕作管理机、手扶自走式割草机、单轨运输车等机械设备。

  如果说这些机械设备从硬件方面为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了保障,那么园区农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智慧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则为农业的全链条服务提升了软实力。在作业现场,记者看到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在农机上安装GPS定位智能设备,可实现农机作业监测、远程故障诊断及报警、作业历史轨迹查询、订单信息采集等一系列功能,农机调度服务效率得以大大提高。

  这些年,有关于水稻的新科技可谓层出不穷,农业科技为保障国家粮食与食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粤稻百年”如此成果,怎能不令广东人骄傲!科技进步给农业革命带来如此变化,怎能不让农人自豪!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感动 赞赏 拍砖 愤怒 搞笑 鄙视 高兴 路过
 
 新闻推荐
·中国土地资源网投稿相关约定
·惠农政策如废纸——友谊农场农工负担为何越来越重
·土地托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中国土地资源网会员权限公告
·福建晋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调查
·对“户口未迁出的出嫁女” 如何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思考
·中国土地资源网钻石会员充值
·西乡县国土资源局 中秋国庆两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 生产集中执法行动
·土地审批“放权”不“放松”
·山西娄烦县假招商真挖煤 发生塌方派人封锁现场(图)
 赞助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友情连接 | 投搞启示
本站联系QQ=>编辑:有事点这里,QQ号码:794503414 业务1:有事点这里,QQ号码:511860292 业务2:有事点这里,QQ号码:282351014 网站合作:有事点这里,QQ号码:64991741
Copyright © 2008-2024 Tudiz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地资源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07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