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求信息 | 新闻资讯 | 土地挂牌 | 矿权挂牌 | 土地问答 | 土地贴贴 | 视频新闻 |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土地资源网 > 每日动态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生态脱贫”的城口之路
www.tudizy.com 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邓俐 时间:2019-07-10 10:17:08

本网讯(记者 邓俐)这段时间, 重庆市城口县东安镇兴田村村民赵友兰忙得很,她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又将迎来盛夏的避暑旺季。作为脱贫光荣户,赵友兰去年纯收入有10多万元。“欠账已经还完了,脱贫是必须的。”赵友兰笑得合不拢嘴。而她只是城口县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其中一个。

微信图片_20190709141740.jpg

一手端着国家级贫困县的牌子,一手端着中国绿色名县的牌子,作为地处重庆最北端的边远区县,城口县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带,是重庆市贫困程度最深、脱贫任务最重的区县之一。过去的城口,因为守住“绿水青山”而牺牲掉“金山银山”;现在的城口,在用好用活用足独特生态环境优势上下深功夫,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集中攻克基础薄弱、产业薄弱、内生动力三大突出性制约因素,走实走稳走宽“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态脱贫之路。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底的14.5%下降到2018 年的2.77%。过去保护生态致贫,如今依靠生态脱贫。

交通先行:从“村口”到“门口”

城口县位于北纬31度37分至32度12分、中国气候南北过渡带上,有“中国生态气候明珠”“中国绿色名县”等国家级金字招牌。

在这方生态秀美之地,森林覆盖率66.7%,位居全市第一;生态环境质量连续7年位居全市第一,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重庆重点生态功能区。

微信图片_20190709141747.jpg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大巴山崇山峻岭横亘封闭,这个“据三省之门户,扼四方之咽喉”的地方交通极为不便,不但阻隔了城口人远行的脚步,也构成了城口经年累月的沉默图景,外地客商更是“谈路色变”,人称不到城口不知“蜀道之难”,极大地制约了城口县的经济发展,成了重庆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要想有出路,必须先修路。交通畅,才能百业旺。城口县从交通入手,聚焦农村小康路、普通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建设。高铁方面,计划开工建设渝西高铁万州至城口段,适时启动城口站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建设;2020 年开工建设渝西高铁达州方向城口境内段。这将加速城口全面融入国家高速铁路网和全市“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给城口经济发展带来更多利好。

同时,实施“通路、通水、通网、通物流,改地、改房、改电、改环境”“四通四改”基础提升工程,突出补强基础短板,打通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建成村通畅通达公路480公里,基本实现公路村村通、社社通。如今通畅的道路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连接着城口的各个村落与社区。农村安全人饮和产业用水全面保障。通讯网络实现村全覆盖。农村物流网点覆盖81%行政村。完成2700户危旧房改造。改造农村电网96公里,改善农村电压质量1000户。196个村社区、2万余户农户实行环境整治,群众生活陋习、居住环境有效改善。

基础设施改善带动了贫困户增收。2017年夏天,修齐镇通向贫困户范明国饲养跑山猪猪场的公路被水冲毁,范明国二话不说,发动一家人投工投劳、找人帮忙连续奋战10多天,很快修通公路。“产业路自己修“,范明国说,以前靠外出务工每年收入1万余元,如今年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

 生态产业:从“山底人家”到“山顶药家”

“九山半水半分田”一句话概括了城口县的地貌。。

面对山多地少的局面,城口通过“规划到地、要素到地、技术到地、市场到地、基础到地、服务到地”系列举措,构建“山底强旅,山腰强特,山顶强药”的立体山地生态产业格局,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我是党员我带头。”鸡鸣乡农村党员沈贤福一头扎进金岩村深山,带领129户、527名群众(贫困户49户)发展中药材产业,在山顶建起中药材基地6000余亩,从“山底人家”变成“山顶药家”,如今基地年产药材1500吨,户均增收5万余元。

微信图片_20190709141750.jpg

城口河流北连汉江流域的仁河水系,南接嘉陵江流域的前河水系,群山绵延处一条条清澈的河流绕山流淌。

碧水绕青山,山底河谷草地青青,山上森林层次分明。围绕区域优势,城口构建立体山地生态产业格局优势突出。

在山底河谷地带,着重发展生态型乡村旅游,建设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11个、1500户,带动1200余户5000余名贫困人口增收。

在山腰地带,通过市场主体引领、集体经济组织推动、股权化改革带动,着重发展山地鸡、老腊肉、中蜂、核桃等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农业龙头企业58个、农民合作社571个、家庭农场347个,产业扶贫基地99个,培育14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动股权化改革农业项目28个,覆盖90%以上农户。   

在山顶地带,着重发展中药材产业,总量达到33万亩,产量6.5万吨,产值5.2亿元,成为大巴山“生态药谷”。

旅游扶贫:从“穷山”到“金山”

森林覆盖率91.8%,平均海拔1280米,年均气温12℃,地处大巴山腹地的东安镇兴田村有着生态好、气候好、空气好、风光好的“四好”标签。但在多年前,这个“四好”的兴田村人均耕地不足0.6亩,人均粮食不足90公斤,2010年,兴田村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0元,贫困发生率高达31%,男人愁娶、女人愁嫁,是城口出了名的穷地方,大好风光无人识,村民们只能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

微信图片_20190709141754.jpg

2010年,贯穿全村的城(口)巫(溪)公路通车,兴田村看到了发展的契机。2012年,东安镇党委政府依托兴田村独特的山地气候资源、生态资源和自然景观,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并鼓励群众修建大巴山森林人家(农家乐),开始只有6户人跟着干了起来。

兴田村村民唐任平就是首批6个“吃螃蟹”的人之一。村里开动员会时,他正在攀枝花打工。为结婚刚刚筹钱在老家修了新房的他,成为村里重点动员对象。与留守在村里的父母多次沟通后,他毅然辞工回家。

当年,他的4间客房收入了80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次年一开春便把住房扩建了一层,床位也增至20个。“我们这儿到处都是森林,门前的亢河清澈漂亮,呼吸的空气都是甜的。夏天最热的时候,也不过20来度,搞旅游肯定赚钱噻。” 唐任平说,从2013年起,“大巴山森林人家”每年给他带来的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

同样在2013年,和唐任平同村的赵永兰因车祸左脚粉碎性骨折,长期在外务工的丈夫也因此放弃工作回家照顾她。治病加上没有固定收入,家里入不敷出,成了建卡贫困户。

看着开始营业的这6家大巴山森林人家生意火爆,再加上县里、乡里都对建大巴山森林人家有补助,这让无法外出务工的赵友兰心里“痒痒”起来。经过多次和丈夫商量,夫妻两人最终决定——自己开一家大巴山森林人家。2014年,拄着拐棍的赵友兰多方筹措资金,再加上政府的补贴,再贷了一些款,森林人家破土动工。

2015年,赵友兰的大巴山森林人家赶在夏季到来前顺利开业。“没想到,生意这么好!”赵友兰的森林人家在40多天的暑期,靠着8间客房和餐饮就纯收入5万余元,不少游客把第二年的房间都预定了,一订就是一个月。

房间不够住啊!心头火热的赵友兰,赶紧又借钱扩大了森林人家的规模,客房增加到16间。

“从2016年开始,每年纯收入都有10多万,欠账已经还完了,脱贫更是必须的。我还是脱贫光荣户哦!”赵友兰十分自豪。。

“在外打工日晒雨淋,现在靠风景就赚钱了。”2016年,唐任平把以前的住房卖了,新修了个更大的。“现在每年收入15万以上没问题。”唐任平笑容满面。

2018年,兴田村已建成大巴山森林人家121户,床位3515张,年接待游客逾6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50余万元,全村90%的农户直接或间接从业乡村旅游,年人均纯收入接近2万。现在,曾经穷困的兴田村已经成为重庆乡村旅游的代表,是周边城市重要的消夏避暑目的地。

微信图片_20190709141800.jpg

不只是兴田村,城口县正发挥独有的生态优势,围绕集中安置点,全面整合农村田园风光、古树群落、山水美景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户为单位的“大巴山森林人家”,唱好旅游四季歌,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赏叶、冬玩雪的特色旅游基地,带动“大巴山森林人家”成为乡村旅游扶贫的知名品牌,持续推进重庆特色旅游基地、全国知名山地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为促进发展,城口将发展资金从”城里“带到”乡里“,大力推动城市资本下乡进村,为扶贫输血造血。建立3000万元乡村旅游发展基金,带动了200多个市场主体投入乡村旅游发展,直接发放贷款9000余万元,撬动了近3亿元社会资本投向乡村旅游。建立2200万元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创新实施“户贷户用、户贷合伙、户贷委托、户贷入股”模式,实现4311户贫困户获得贷款2.097亿元。

这里的山川、森林、溪水等宝贵的自然禀赋,正成为城口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内生动力:从“等靠要”到“比赶超”

“一共养了95桶中蜂,年收入5万多元。”东安镇贫困户王喜才说,脑萎缩也挡不住茅草房变成小洋房。他早年患上脑萎缩,精神错乱,病情得到控制后,开始学技术养中蜂,几经沉浮,终于成功,并且有了现在的小洋房。

河鱼乡贫困户彭时俊是村里有名的懒汉,精神萎靡,无欲无求,被邻居嫌弃。精神脱贫系列工作后,彭时俊像换了个人,深感贫穷没面子,变得干劲十足。原来“上顿吃了找下顿”,现在有了产业、有了新房,年收入3万元。他常说:不能啥事都靠政府,只要勤快,就能脱贫。

微信图片_20190709141803.jpg

明通镇居民苏必轩被评为新乡贤后,带领周围乡贤奔走于乡镇各地,成了镇里最忙碌的人,成了群众信得过、党政信得过的“党群桥梁”。哪里脱贫攻坚有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情,且从不要镇里一分补贴,是明通镇群众的“精神领袖”。

扶贫先扶志。城口县把推动精神脱贫、增强内生动力作为精准扶贫重要内容,大力开展“党恩教育进农家、村规民约进农家、典型示范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传统美德进农家、文化滋养进农家”活动,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有效激发,涌现出一大批脱贫致富光荣户,一批贫困群众自愿不当贫困户,其中仅明通镇就涌现出170余户。

如今的城口,这个地处偏远山区的国家级贫困县,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抓住电商扶贫和“互联网+扶贫”的发展机遇,借势当地原生态特色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生态优势,加快构建生态农业全产业链和旅游产业新格局,实现长久稳定的脱贫,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逆袭之路”。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感动 赞赏 拍砖 愤怒 搞笑 鄙视 高兴 路过
 
 新闻推荐
·中国土地资源网投稿相关约定
·惠农政策如废纸——友谊农场农工负担为何越来越重
·土地托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中国土地资源网会员权限公告
·福建晋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调查
·对“户口未迁出的出嫁女” 如何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思考
·中国土地资源网钻石会员充值
·西乡县国土资源局 中秋国庆两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 生产集中执法行动
·土地审批“放权”不“放松”
·山西娄烦县假招商真挖煤 发生塌方派人封锁现场(图)
 赞助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友情连接 | 投搞启示
本站联系QQ=>编辑:有事点这里,QQ号码:794503414 业务1:有事点这里,QQ号码:511860292 业务2:有事点这里,QQ号码:282351014 网站合作:有事点这里,QQ号码:64991741
Copyright © 2008-2024 Tudiz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地资源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07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