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求信息 | 新闻资讯 | 土地挂牌 | 矿权挂牌 | 土地问答 | 土地贴贴 | 视频新闻 |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土地资源网 > 每日动态
转变思路 务实举措 推动旱作节水农业发挥更大作用 ——2022年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培训班在山东齐河
www.tudizy.com 来源:全国农技推广网 时间:2022-09-21 10:37:03

  为加快发展高效旱作农业,推进节水增粮增效,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山东齐河举办2022年全国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培训班。

  培训班指出,水是重要的紧缺资源,我国农业生产每年灌溉用水缺口在300-400亿方左右,要多角度深入认识水资源的极端重要性。一是从水资源客观角度看,我国水资源相对量少、时空分布不均、质量还不平衡。二是从生产应用角度看,不少区域存在用水过度开采、灌溉方式粗放、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三是从极端天气角度看,随着气候变化,近年来我国“北方暖湿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南方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对社会的影响日益突出。

  培训班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我国耕地产能受干旱缺水的制约严重。一是部分农田灌溉设施差。在灌区,地面灌溉仍是主流,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不足;耕地小型集蓄水设施不足,缺乏抗旱应急储备水源,对大江大河和水库等依赖性强。在旱地,对天然降水的蓄积利用不足,缺乏有效的集雨窖池等设施设备;小畦灌溉、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应用少。二是耕地产能受干旱缺水威胁大。旱灾对耕地产能影响巨大,近20年来,我国干旱受灾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0%以上,每年因旱损失的粮食达到600亿斤。三是水土资源承载力不匹配。水资源与其他社会资源的分布不匹配,秦岭—淮河以北耕地面积占到全国总量的64%,水资源量却仅占全国总量的19%。

  培训班要求,下一步要转变工作思路,强化对水的极端重要性认识,要做到未雨绸缪,关键时刻能提出务实举措,推动旱作节水农业发挥更大作用。一是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干旱缺水问题,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用水方针,各地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节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从讲政治的高度看“节水”抓“节水”,不断强化责任意识,以粮食安全为底线,强化节水增粮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二是转变思想。农业节水事业一头连着水资源安全,一头连着粮食安全,要做到“两破两立”,破除“南方不缺水”“节水抗旱只是北方的事”等传统错误观念,破除“抗旱就是应急”“应急就是抽水”等简单错误的思维;树立南方也要抗大旱、长旱、频旱和旱涝交织的思想意识,树立“防旱重于抗旱”“常备重于应急”的正确观念。三是务实举措。首先要积极配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对接农田建设等有关部门,及时推进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快自动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建设,推动监测能力的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其次要加快技术集成创新。影响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要在综合考虑政策、机制、技术、市场等基础上集成创新旱作节水农业技术,致力解决区域共性关键难题。第三还要做好与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关系。立足引导、监督、服务等多重目标,建立健全机制体制,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构建“一主多元”大推广新格局。

  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晔参加培训班并讲话,山东省农技中心主任杨武杰,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福祥,德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红双出席。培训班邀请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牧厅、宁夏农垦农技中心、山东省农技中心等单位专家,就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旱作节水增粮理论与实践、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等内容进行了讲解。全国有关省(区、市)肥水技术推广部门节水农业工作负责人及技术骨干,节水增粮增效示范区有关人员共80多人参加培训。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感动 赞赏 拍砖 愤怒 搞笑 鄙视 高兴 路过
 
 新闻推荐
·中国土地资源网投稿相关约定
·惠农政策如废纸——友谊农场农工负担为何越来越重
·土地托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中国土地资源网会员权限公告
·福建晋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调查
·对“户口未迁出的出嫁女” 如何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思考
·中国土地资源网钻石会员充值
·西乡县国土资源局 中秋国庆两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 生产集中执法行动
·土地审批“放权”不“放松”
·山西娄烦县假招商真挖煤 发生塌方派人封锁现场(图)
 赞助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友情连接 | 投搞启示
本站联系QQ=>编辑:有事点这里,QQ号码:794503414 业务1:有事点这里,QQ号码:511860292 业务2:有事点这里,QQ号码:282351014 网站合作:有事点这里,QQ号码:64991741
Copyright © 2008-2024 Tudiz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地资源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07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