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供求信息 | 新闻资讯 | 土地挂牌 | 矿权挂牌 | 土地问答 | 土地贴贴 | 视频新闻 | 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土地资源网 > 土地市场
江西219个乡镇仍有沙患 沙化土地总面积7万余公顷
www.tudizy.com 来源:江南都市报 时间:2013-03-20 15:14:42

  虽不会刮沙尘暴但沙地也有很多危害

  俞东波称,正因我省沙化土地有湿润特点,不同于西北连片的干燥荒漠,不会刮沙尘暴,“鄱阳湖区风大时会有小范围的扬沙,不会向其他地方扩散”。

  虽无沙尘暴之忧,但我省沙化土地也有很多危害。俞东波表示,我省沙化土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0.4%,面积虽小,但分布广,涉及全省近三分之一的县(市、区),每年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特别是鄱阳湖周边的沙化土地危害最为严重,治理难度较大。据统计,鄱阳湖年均入湖泥沙量达2420万吨,湖内淤积1210万吨,使江河湖库泥沙严重淤积,每年秋冬枯水季节,水枯沙现,沙乘风势,破坏植被,影响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沙区土壤瘠薄,且保水、保肥能力差,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经济发展滞后。

  对处在沙化土地区域的民众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遭沙破坏。俞东波说,鄱阳湖周边因“狭管效应”使风速倍增,秋冬季节在强风作用下,沙地沙粒飞扬,加快了土地沙化进程。都昌多宝乡历史上原有的廖、马、雷、丁、余、邓等姓氏村庄全部淹没在“沙山”中,许多地方至今流传“风沙弥漫不见天,万亩荒沙无人烟。西边流沙塞河道,东边风沙吞良田”、“风起流沙飞满天,暴雨三日水连天,沙龙凶,沙害重,害得农民苦又穷”等民谣。

  近年我省治沙取得明显成效

  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与省林业厅防沙治沙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事实上,防沙治沙与造林绿化密不可分。俞东波表示,我省防沙治沙主要采取生物治理模式,即通过在沙化土地植树、种草、种果等,使沙地变绿洲,遏制直至消除土地沙化。

  “植树造林是最主要的治沙方式。”俞东波称,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通过人工造林(乔灌)、发展沙产业等综合治理措施,加强了沙化土地治理和开发利用,目前我省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基本得到控制。2009年第四次全省沙化土地监测与2004年第三次监测相比,沙化土地行政单位减少了8个乡(镇),沙化土地面积减少了2513.3公顷。同时,全省沙化土地的沙化程度呈现“两增三减”良好态势,即非沙化土地增加2513.3公顷,轻度沙化土地增加6027.7公顷,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129.4公顷,重度沙化土地减少1571.8公顷,中度沙化土地减6839.1公顷,扭转了部分区域“沙进人退”现象。

  推进治沙亟待破除资金技术瓶颈

  “距第四次沙化土地监测已过了几年,这几年造林绿化力度很大,沙化土地面积肯定又有所下降。治沙成效显著,但在推进治沙过程中,更要看清面临的一些现实挑战。”俞东波提到,根据我省气象部门评估报告预测,未来20年全省平均气温将普遍升高,增温率自南向北增大,到2020年,干旱和洪涝将是我省最主要的气候问题。未来剧烈的气候变化将使我省面临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展风险,迫切需要加快治理。

  据《人民日报》报道,包括我省在内,近年来南方多个省份的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资金被相继取消。俞东波称,经国家林业局批准,2006年,彭泽县启动实施了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也是当前我省唯一的沙化土地专项治理项目。建设资金本身就不能满足沙化土地治理的需要,如今资金取消更增添了治沙难度。“我们已向国家林业部门反映过这个问题,防沙治沙建设资金还是要落实下来。”俞东波称,近几年劳动力、苗木、肥料等价格不断上扬,治沙成本大幅攀升,治沙资金缺口越来越大。

  另一个问题是,我省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鄱阳湖周边区域和主要河流两侧,具有南方土地沙化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但目前我国沙化土地治理研究成果主要针对北方干旱区,对南方沙化土地治理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没有完善的技术体系。俞东波称,我省林业部门将通过彭泽治沙示范区建设,探索有效的防沙治沙模式,及时总结推广,提高治沙效率,同时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强对沙化土地的动态监测和防沙治沙能力建设。

  南昌沙化土地集中在4个乡镇

  南昌沙化土地集中在赣江沿线。昨日,记者从南昌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南昌的沙化土地主要呈带状分布在新建县的厚田乡、红谷滩新区生米镇以及南昌县的冈上、富山等4个乡镇。自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有4000余亩良田被流沙吞没。从1981年起,南昌有计划地对风沙化土地进行治理,通过大力植树和建立各种沙化土地治理试验示范区的综合治理,南昌沙化危害已得到基本控制,流动沙丘变成了固定沙丘。

  最受南昌人关注的厚田沙漠,眼下已被大片湿地松包围,放眼看去沙漠“变绿洲”。据林业人员介绍,厚田沙漠一度沙化严重,附近三个自然村被迫搬迁,近年来省、南昌市专门组织人员针对厚田沙漠进行防沙治沙研究,最后发现湿地松适宜在此地生存,并大量种植。目前,厚田沙漠及周边地带沙丘和沙化土地上湿地松郁郁葱葱,形成了一条1.5公里宽、10公里长的湿地松林带,沙丘得以固定,当年因沙害被迫搬迁的村民,已全部迁回。

  文/图记者金路遥实习生祝杏

上一页 [1] [2]
请选择您看过这篇文章后的心情:
感动 赞赏 拍砖 愤怒 搞笑 鄙视 高兴 路过
 
 新闻推荐
·中国土地资源网投稿相关约定
·惠农政策如废纸——友谊农场农工负担为何越来越重
·土地托管: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中国土地资源网会员权限公告
·福建晋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调查
·中国土地资源网钻石会员充值
·对“户口未迁出的出嫁女” 如何分配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思考
·西乡县国土资源局 中秋国庆两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及安全 生产集中执法行动
·土地审批“放权”不“放松”
·山西娄烦县假招商真挖煤 发生塌方派人封锁现场(图)
 赞助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友情连接 | 投搞启示
本站联系QQ=>编辑:有事点这里,QQ号码:794503414 业务1:有事点这里,QQ号码:511860292 业务2:有事点这里,QQ号码:282351014 网站合作:有事点这里,QQ号码:64991741
Copyright © 2008-2024 Tudiz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土地资源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10748号-1